拔牙是牙科常用的治疗方法,通常用于拔除残根、松动的牙齿,或患有某种疾病的病牙,以及正畸治疗。拔牙后一般会出现暂时性伤口,较大的伤口可以缝合。那么在拔牙后的早期,应该如何护理伤口,使其更快更好的愈合,减轻疼痛,避免感染、出血等问题呢?
1.咬了半个小时纱球应该就吐了。
拔牙后用纱布或棉花咬很重要。临床上经常有患者问:纱布咬破多久吐出来?拔牙后,医生会在拔牙窝上方放置一个纱布球或棉球,供患者紧紧咬合,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。一般没有血液病的患者,在安静状态下咬纱布球半小时就可以止血。
我们说拔牙后伤口充满新鲜血液,15分钟左右会形成血块封住伤口。所以纱布咬合的正确咬合时间是30分钟。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。
2.拔牙后不要用舌头舔伤口。
等到纱布球吐出来的时候,血已经止住,血块已经形成。但是,如果你用吐痰或含漱的方法清洗血块,它会再次分解,就像冰融化一样,最终导致血块脱落,再次出血。所以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刷牙,不要频繁吐痰,喝水不要用力漱口,不要用舌头舔伤口。
3.拔牙后2小时内禁食
拔牙后2小时内禁食,包括任何软硬食物、液体饮料等。2小时后进食时,食物不宜过热,最好是流质食物或软食,避免用拔牙侧咀嚼。否则,如果在血块完全融化前不注意以上几点,就会导致血块破坏,出血。
4.注意刷牙和漱口。
拔牙后应加强口腔卫生,避免感染。24小时可以刷牙漱口。需要注意的是,动作要慢,要轻。饭后用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,注意口腔卫生。一般健康人术后不需要常规使用抗生素。如果拔牙是外伤,或者年老体弱、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抗生素2-3天。如果没有明显的感染,就不需要长期服用抗生素。
5.拔牙后唾液里有点血是正常的。
虽然已经止住了出血,但说话和咀嚼会使血块脱落,再次出血。尽量少说话,不要一直吐槽。拔牙前三天唾液有血丝很正常,不必惊慌,也不必呕吐。如果有大量血块或出血,需要及时就诊。拔牙后几个小时内,轻轻咽下嘴里的唾液,千万不要反复吐出,更不要用舌头舔伤口或反复吮吸,以防出血。
6.拔牙当天不要做剧烈运动。
其他需要注意的是,拔牙后三天内不宜做剧烈运动,少说话,多休息,不要熬夜,不要吃辛辣**性食物。
拔牙虽然是牙科小手术,但即使不住院也或多或少会有伤口。因此,为了避免伤口感染、出血等。一定要遵医嘱,做好拔牙后的日常护理,防止出现其他不必要的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