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陪朋友收房子,被问了两个比较专业的问题:1。为什么我觉得开发商的样板房感觉空间很大?到了新家,发现一切都很小。2.房子的分摊系数占28%。这个空间不属于买家。为什么购房者要交物业费、房屋维修基金、契税等?公摊面积什么时候彻底取消?
如果你不是房地产专业人士,这两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:首先,开发商的样板房是专业设计的,里面的家具和摆件都是私人制作的。如床、餐桌、茶几、沙发等。有些可能是“缩小”版本。例如,如果一张床的尺寸应该是1.5米2米,开发商可能会将它的尺寸定为1.3米1.9米。其目的是为买方创造一种空间很大的感觉,这将有助于达成交易。
但近两年**、上海等城市出台了“样板间展销”新规,要求重新刻制1:1,不允许造假。新房交付三个月后不能拆。专业人士表示,未来会有更多城市跟进类似政策,因此开发商“欺诈”现象未来可能会有所收敛。
其次,关于公摊面积“伤人”,我们已经唠叨过很多次了。买商品房其实就像买橘子一样。橘子皮是共享的,橘子果肉是内部区域。不能吃皮,但价格是一样的。近年来,一些地方的公摊面积系数越来越高,甚至高达50%,也就是说买房的钱有一半花在了公摊上。不仅如此,后续还得继续交物业费、取暖费,甚至公摊面积的房产税。
那不是最重要的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很多无良开发商会依靠池子来牟取暴利。3354由于我国公摊面积没有统一标准,公摊多少由开发商说了算,所以这就给了开发商钻空子的机会。本来20%的池子,开发商虚报了22%,折算的金额可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。有时候即使知道公摊面积有猫腻,开发商也可能虚报,我们个人是无法通过测量核实的。
事实上,近年来,“全面取消公摊面积”的呼声一直很高。我们之前的**问卷调查也显示,超过99%的人支持取消公摊面积制度。大家的理由也很简单:公摊面积对购房者不公平,存在消费不清的情况。这样的制度存在了这么多年,对购房者没有任何好处。早就应该彻底废除了。
很多人可能看到过一些信誓旦旦“2022年全面取消游泳池”的文章。真的是这样吗?答案是否定的,住建部的文件给出了答案:建筑面积暂不取消,也就是公摊面积暂不取消。
这个文件是住建部今年3月15日发布的《住宅项目规范》(征求意见稿)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今年的《住宅项目规范》已经是第三版了。2019年首次公开征求意见的《住宅项目规范》版有这样的表述:“住宅应当按套内面积交易”。这也是很多人决定“彻底取消公摊面积”的重要依据。
现在在第三版的内容中,干脆把上面的说法删掉,也就是说,这套房子至少2-3年内不得进行套内面积交易。也就是说,公摊面积不会取消。2019年,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取消公摊面积。
。2022年,内容被删除。我们只能猜测“住宅建筑应与套内面积交易”发生了变化。也有专家承认,这恰恰说明了泳池制度改革的难度。所以很显然,2022年完全取消公摊面积是不可能的。
此外,**媒体新华社也对“取消公摊面积”进行了发声回应。在新华社的文章《公摊面积伤民》中,矛盾紧迫。
待求解》中正面回应到:公摊面积问题不是一个新鲜话题,但长期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做法是合理的。公摊面积涉及甚广,取消非一日之功。
央媒发声回应,结论已经很清楚了:既承认了公摊面积存在不合理,也指出了全面取消公摊面积有困难。
取消公摊面积到底有什么困难?
首先,有一类人是明确反对的,这就是开发商。有开发商高层曾直言表示,取消公摊面积,会进一步推高房价,而且还会让开发商忽视公用设施部位建设、降低环境配套等公共公用设施质量。所以,贸然取消公摊面积,最后受伤的可能还是购房者。
这话有一定道理,买房人如果不对公摊面积买单,无良开发商真的有可能在做公共区域面积时偷工减料,压缩成本。这种事情在公摊面积尚存的今天就在真实发生,更何况未来公摊面积取消。
其次,有专家表示,取消公摊面积存在物理难度。什么叫物理难度?就是我们不可能彻底摆脱公摊。比如类似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入户大堂、电梯井等“公共空间”,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取消的。
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,取消公摊并不是没有公摊,而是计价标准改变,以前商品房交易是按照建筑面积计价,把公摊包括在内了,现在买房人的要求是按套内面积计价,未来房产交易,收物业费、取暖费都,都按照套内面积计价;
再者,不少人认为,公摊面积制度的存在,是无奈之举,而且我们错过了全面取消公摊面积的最好时机。全国目前仅有重庆是按套内面积计价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取消的时间早,2002年房地产处于萌芽阶段,刚刚起步,地价很便宜,开发商利润空间很大,取消公摊面积,按照套内计价,开发商仍然有利润,所以能坦然接受了。同样的事情,如果放在今天就很难实现。地价高企,开发商利润本来就薄,贸然取消公摊面积,开发商利润会大幅下降,这很容易逼得开发商破罐子破摔,最后遭殃的还是购房者。
此外,还有人认为,公摊面积之所以迟迟不取消,本质上是**用它来维持现在的低房价——现在商品房交易是按照建筑面积计价,拉低了房价,如果按照套内面积计价,去掉了公摊面积部分,房价单价可能会上升20%-30%。换句话说,现在单价2万的楼盘,取消公摊面积后,单价会上升到2.4万-2.6万。虽然老**支付的总房款一样,但是给个体的感受是不一样的——2万的房价,买房人是可以承受的,2.6万的房价,很多人就无法承受。
综上所述,答案已经很清楚了:2022年公摊面积不可能全面取消。与此同时,我们还要认清一个事实:取消公摊面积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,而是多方博弈的结果,更需要等待成熟的时机。